新疆10月份已经进入秋季,昼夜温差大,池塘载鱼量大,养殖亦进入收获期和越冬期。随着气温和水温降低,病害发病率减少,但仍需加强池塘管理,勤巡塘、多观察,注意水质变化。
一、病情预测
(一)水霉病:病原为水霉等真菌,在水温5~30℃时均可生长繁殖,繁殖适温为13~18℃。危害各种鱼类,鱼体受伤是该病发生的重要诱因。
(二)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:危害对象主要有草鱼、鲫、鲢、鳙等,流行时间为3~11月,流行水温在9~36℃。患病鱼出现体表及内脏充血、出血,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等症状。
二、防治措施
(一)预防措施
1.加强日常管理,密切关注水体指标变化,防止发生缺氧、泛塘。越冬池塘要做好水质调节工作。
2.拉网、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机械类损伤,并塘越冬鱼类要严格做好鱼体消毒和池塘消毒工作。
3.投喂越冬鱼类时适当补充维生素C等免疫增强剂,增强越冬鱼类体质,提高越冬成活率。
4.封冰前使用广谱杀虫剂和消毒剂全池泼洒。
(二)治疗措施
1.水霉病:该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,只有在患病早期及时处理才有一定效果,应以预防为主。应加强饲养管理,提高鱼体抗病力,尽可能避免鱼体受伤,治疗时可用聚维酮碘溶液(水产用)全池泼洒,用法用量参照说明书。
2.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:外用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或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(水产用)全池泼洒,内服恩诺沙星粉(水产用)、盐酸多西环素粉(水产用)、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(水产用)等拌饵投喂,每天1次,连用3~5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