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份天气转凉,水温渐渐下降。我省白天平均气温19℃,夜晚平均气温10℃,昼夜温差大,池塘平均水温12~17℃。鱼类还有少量进食,疾病发生率虽有减少但仍不能忽视。根据往年我省水产养殖疾病监测数据及今年水产养殖疾病发展趋势,10月份我省水产养殖易发生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、肠炎病、烂鳃病、指环虫病、锚头鳋病等疾病。
一、病情预测
(一)草鱼:易发生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、烂鳃病、肠炎病、指环虫病,关注全省主养区域。
(二)鲤鱼:易发生烂鳃病、肠炎病、车轮虫病、锚头鳋病,关注全省主养区域。
(三)鲢鳙鱼:易发生打印病、水霉病、锚头鳋病,关注全省主养区域。
二、预防措施
(一)强化养殖水质管理,保持良好水体环境。
10月份我省池塘平均水温为12~17℃,鱼类摄食减少,吸收利用率降低,即将进入越冬期。在日常生产过程中,应采取更换新水,保持水位,定期水体消毒,适时开动增氧机,投喂优质饲料,及时清除残饵等措施,调控水质,提高鱼类机体抗病力,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。
(二)及时捕捞,规范操作,做好越冬准备。
在起捕上市和并塘越冬过程中,要细心操作,避免鱼体受伤;在鱼类放入越冬池前,要做好池塘消毒和鱼体消毒,并提高水位,确保安全越冬。
三、治疗措施
(一)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:坚持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,第一天可用0.5克/立方米的精制敌百虫粉(水产用)或0.7克/立方米的硫酸铜等国标渔用杀虫药杀灭寄生虫,第二、三天连续用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消毒,同时用氟苯尼考粉拌饵投喂,每千克饲料添加10%的氟苯尼考粉2~3克,3~5天为一个疗程。
(二)烂鳃病:细菌烂性鳃病用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定期全池泼洒消毒;寄生虫性烂鳃病全池泼洒精制敌百虫粉(水产用)水溶液,浓度为1.2克/立方米水体,3~5天为一个疗程。
(三)肠炎病:确保饲料不霉变,鱼类发生肠炎病后可拌饵投喂氟苯尼考粉,用法用量同上。
(四)指环虫病、车轮虫病、锚头鳋病:精制敌百虫粉(水产用)水溶液全池泼洒,用法同上;拌饵投喂复方甲苯咪唑粉(剂量20~25毫克每千克鱼),5天为一个疗程。